欢迎光临中国侨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安阳市龙安区彰武街道安化社区建友好型社区 助力养老服务

“现在的老年生活是我们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过年过节社区都会把我们老年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开展“快乐门球、送学上门”,中秋节开展团聚活动,每个月还定时给我们检查身体,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一个好身体。” 安化社区的一位老人表示。

目前,安化社区常住人口5404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933人。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共建美丽幸福和谐社区。近年来,安化社区持续深化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社区内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行、日间照料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达到了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孝亲敬老氛围浓厚,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党建引领办实事,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新格局。创新制定“12345”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目标,以“创建”为依托,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重点打造了占地650平方米,集办公、文娱、康养于一体的安化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升级版,夯实了为民服务基础,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得到了推广。政府投资200余万在安化社区新建了面积1500平方米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投资500余万元在社区内建成了总建筑面积4494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配备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助餐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康复理疗室等20个功能室,配有理疗仪、休息床铺、运动器材、多功能按摩椅等10余种完善的便民服务设施,供老年人休息、用餐、保健按摩、健身娱乐等,使老年人的生活便捷舒适。

组织健全到位,有序有效构筑服务新高地。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分管老龄工作两委成员担任副组长,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活动与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支部书记为网格长,两委干部、党小组组长、楼栋长为网格员。全社区由北向南划分8个网格小组,社区2624户5404人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并为所有60岁以上1162位老人建立了信息台账(年龄、性别、健康情况、住址、联系电话),社区网格员定期走访、解决疑难事项、调解矛盾、排查安全隐患、宣传反诈、现场解答国家政策等。网格建立以来,网格员帮助老年人解决疑难事项200余件,发布疫情信息、汛情预警、反电诈、安全通告等20000余条,整改消除安全隐患150余处,涉稳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基础设施到位,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新高度。因地制宜在社区内设置“甲骨文书屋、党建广场、党史长廊”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社区内建有门球场、千人俱乐部、灯光篮球场、排球场等多个主题休闲娱乐区,满足老年人健身娱乐;并在小区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近邻有力量、近邻有公约、近邻有榜样、近邻有美德、近邻有爱心、近邻有温情、近邻有歌声七大文化宣传栏,营造社区孝老爱亲浓厚氛围。目前,社区开展孝老爱亲文化教育活动170余次,健身娱乐活动200余次,为老人提供5000多场次服务活动,全面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敬老宣传到位,营造爱老助老好氛围。社区内“有温度”银行,为老年人保留传统的服务模式,解决老人与周边群众取钱难问题。建设有甲骨文书屋,面积70平方米,共藏书4000余册,满足老年人阅读需要。联合社区内中小学开展弘扬孝亲敬老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引导青少年儿童尊重老人,孝敬长辈,学会感恩。评选表彰孝亲敬老先进典型100余人次,倡导社会各界学习孝亲敬老先进模范爱老敬老、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让每一位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环境建设到位,打造适老宜居美环境。社区内增加健身器材28件,为老年人提供、打造锻炼场所,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水平。充分利用居民协商工作机制,加强老年人住宅、及坡道路口等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12处,打造提升社区景观15余处。对老化设施及时进行改造维修安装应急通道、扶手、紧急报警设备等设施。通过墙体美化、道路硬化、全面绿化、路灯亮化、燃气到户、暖气到家等工程,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社区老人一致认可。

彰武街道安化社区立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提升服务活动水平,争创“三和”人和、邻和、家和,构建“幸福和谐”社区这一主题,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安小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侨报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国侨报网 qb.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