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村通”逐渐演变成为“村村痛”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的交通环境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农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创业就业。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摩托车、拖拉机、货车、小汽车等各类机动车辆保有量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一方面,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很多农村群众缺乏基本的道路安全常识,诸如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人车争道抢行等陋习普遍存在,加之不少驾驶员没有通过正规培训,驾驶水平低,违章行车、抗拒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的增加,硬化路面的严重破损,路面等级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的状况,安全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小协商”助力道路安全“大民生”
航头镇工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委员们多次到各路口实际考察道路现状,详细了解村内道路设计规划堵点难点、镇域范围内道路安全标识设置和交通事故等情况。将走访有关情况整理总结后,积极组织委员与村民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相关专题协商活动。今年4月,在航川村协商驿站开展了“补齐道路安全短板,让农村道路‘走得安全’”协商活动,委员与村民共同协商,并邀请了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到场进行指导,对村内道路现存规划问题进行探讨,就提案《关于“贯通建德市大同高速公路出口至大店口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道路”的建议》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
在航头镇工委的履职行动推动下,2023年,航头镇先后完成了石屏村、珏塘村、石木岭村、彭家村和航川村5个村的农村四好公路的建设。在12条村级道路新增交通警示牌,引导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大力在农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课、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实现全镇18村交通安全宣教工作100%全覆盖。
三、“聚合力”书写履职担当“新答卷”
群众安全无小事,下一步,政协航头镇工委将进一步巩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成果,构建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在履职上,也将继续带动委员履职尽责,将群众代表、政协委员、镇村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协商于民、服务于民”的高度上来,统一到深入协商解决群众社会治理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上来,汇聚各方力量、积极行动、努力实践,把“协商在基层”工作深化、细化、具体化。